第一百八十九章 图变 上-《阳光下的德意志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没有合格的基层军官与舰长,比没有合格的战舰更加可怕。

    最后,则是受制于德国落后的舰船技术,按照1879年的事实来说,克虏伯的舰炮在射程与穿透力上,还比不上英国的阿姆斯特朗,真正与阿姆斯特朗水平相当,也要到1885年之后。

    而且在舰炮口径和弹重之争上,德国一直都是追赶者。

    在战舰装甲方面,除去乔伊开挂,让格鲁森钢铁厂提前研制的镍合金哈维装甲,这个超越历史进程的东西之外,实际的历史中,要到1895年之后,克虏伯发明镍铬合金钢装甲后,德国人才在舰船装甲上领先于世界。

    舰船吨位上,1880年的英国人的主力战舰的平均吨位是7046吨,而德国人的主力战舰的平均吨位不到4000吨,仅为3856吨,与英国皇家海军竞争的法国人舰队都有5837吨。

    这一指标,德意志帝国皇家海军在历史上从未超越英国皇家海军。

    航速,战列舰时代这个竞争最为激烈的指标上,1880年英国皇家海军的舰队可以跑出平均航速为12.86节;法国的共和国舰队可以跑出平均航速12.45节;而帝国皇家海军的平均航速,仅为11.44节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最好的蒸汽动力,还是英国人手中的复涨式蒸汽机。

    集工业时代之大成的海军,人、技术和装备缺一不可,绝不存在今天造船,明天下海,后天就能打败世界无敌手的可能性,没有至少五十年的砥砺前行,两代甚至三代人的耐心积累,就不要妄称自己叫蓝色海军,也不要妄想去挑战世界性海洋霸主。

    当然,拼命二十年或者三十年,砸下全部身家去赌一场国运,挑战一个地区性海洋强国,或许有些把握,比如历史上的甲午与对马海战中,那支耀眼的日本帝国海军。

    现在留给德意志帝国皇家海军,或者是留给乔伊的时间,最多也就四十年,能不能最终改变德国海军,乃至整个德国的命运,也就是这四十年的时间而已。

    在乔伊看来,任何一位有魄力先兴建军校,解决海军中最为关键的“人”的问题,而不是追求疯狂造船的海军最高领导者,都是海军真正的奠基人。

    所以对于施托施将军,乔伊心中的帝国皇家海军的奠基人而言,上述的困难早就心知肚明,因此找到一条使德国海军继续前行的道路,就成了当务之急。

    君主制国家内的皇家军队变革,很多情况下是以君主的意志为转移的,与腓特烈皇储保持长期的友谊,从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对海军未来的长期经营。

    君主的意志对海军固然重要,可纵观历史,很多事情因人兴,又因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,当年的葡萄牙人、荷兰人、西班牙人的海军崛起都源于君主的支持,而衰亡也同样归根于,由君主们无节制的野心滋生出的贪婪与腐败。

    在11月底,施托施将军拜访太子宫,感谢乔伊为海军争取到海军陆战队这个新兵种时,施托施将军向腓特烈父子提起了自己的担心。

    施托施将军担心的,也正是乔伊所忧虑的。

    原本早就有一肚子话,相对施托施将军的说的乔伊,终于找到了机会,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埃尔本叔叔,我们的海军不应该以法国人为学习的对象,而是应该以皇家海军为榜样。”

    “的确,法国人的海军是我们现在最大的威胁,也是我们必须赶超的目标,但只把法国人做为超越的目标,那我们的海军实在太现实了,现实到都没有了梦想。”

    “乔乔,你的意思是?”施托施将军有些迟疑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像皇家海军那样强大,埃尔本叔叔,那怕我说的就像是在做梦,那我们也要做一个像样子的梦,既然我们辛辛苦苦的创建海军,就要朝最好的去努力,我们要做这片海洋舞台上的主角,不做衬托别人成功的背景。”

    “做梦也要有做梦的样子.....”腓特烈皇储笑着朝施托施将军点点头,“埃尔本,我们的确要有个梦想,那怕做梦,也要知道自己要朝哪里做梦,哈哈!”

    “嗯,看来梦做得不精彩,也不行呀!”施托施将军也笑了。

    “帝国宪法已经保障了海军地位,如果能再像皇家海军一样,先保护海外殖民地的扩张,为国内的资本谋求海外的资源与市场,继而再同资本的力量结合到一起,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与海外扩张,最终,资本必将反过来要求海军的发展跟上它们的脚步。”

    “这样既避免海军成为议员老爷们心目中的吞金兽,又避免海军成为一支无意义的,只为了存在而存在的存在舰队。”

    乔伊想表达的就是,海权与资本、与德国的利益结合在一起的力量,远远超过海权与君主在一起的力量。

    “英国人可不喜欢,也不允许任何人去挑战他的海权,尤其是在欧洲大陆,出现一支能挑战皇家海军的力量。万一真的出现了,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,甚至是挑起战争来消灭对手,我不知道帝国和民众是否愿意为了海军与英国人为敌?”施托施将军皱着眉头问道。

    “埃尔本,虽然我崇拜英国,但我依然是一个德国至上的人,有朝一日帝国皇家海军能像英国皇家海军那么强大,这也是我期望的,当然德英世代友好同样是我的理想。”腓特烈皇储明显看出了自己老友心中的顾虑,开口劝慰道。

    “是的,埃尔本叔叔,另外我们总不能因为畏惧战争而不强大起来,更何况强大的海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就是为了遏制战争的发生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