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六十一章 去北京-《孩子的进步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爸爸,你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。”儿子像是被我揭了老底子,掫揄着自己说。

    “所以人想干什么事的时候,首先要看看别人在这类事上是怎么失败的,这样会减少你的失败,”我说,“就说风筝是真的,放的很高,你也放过风筝,风筝能给你带来永久的欢乐吗?”

    “不能。放风筝的新鲜劲很快会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怎样的新鲜劲永远过不去?”我说。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自己喜欢自己,自己的新鲜劲才永远不会过去。”

    “爸爸,怎样才能让自己喜欢自己?”

    “爸爸有五点建议你去琢磨。第一,学会欣赏别人身上的优点,它能教会你合作;第二,不用身体之外的东西炫耀自己,它能带给你安宁;第三,学会欣赏生活中诗情画意,它能教你休息;第四,玩耍中要用实际态度对待朋友,它能教你诚信;第五,不要过分相信课堂学习带你的成功,它能把你变成人生的看客。喜乐,生活有了以上五种经历,你没有理由不喜欢你自己。”

    “爸爸,你说的我根本听不懂,但心里好像有点明白什么似的。”

    “明白点就好。走,赶快到主席纪念堂排队,瞻仰中国最有力量的人的遗容。完后去游乐园,明天早上一定要完整地看上升旗仪式,然后去登长城。”

    从主席纪念堂出来,我们来到游乐园。这里是孩子的天堂而我却觉得很无聊。他一个人疯玩开来,直到西阳偏落才感満意。他说:“爸爸,今天你受委屈了吧!”

    “还是你受委屈了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?”儿子不解地说。

    “因为你中午玩的连饭都没吃,”

    “我不饿。”

    “别吹了。下午吃啥?”

    “肯德鸡。”

    “又是肯德鸡!”

    “肯德鸡好吃。这几天你也看见了,吃的人最最多。”

    儿子的话让我心中掀起一股寒意。美国饮食火爆中国市场,这说明生活正被资本加速分化着。此时,中国所有的一切必须地在奋争中创建自己的新道路,其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重阻碍和困难,而从严峻挑战中获胜,虽然需要得到可以信赖人的帮助与经验丰富的高人的指点,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身的力量。

    傍晚,吃肯德鸡时我说:“喜乐,前段时间爸爸去了一趟崆峒山,路过甘肃平凉地区看到一些地方与美国合资种植土豆。美国人用中国的土地种土豆,榨成薯条,卖给中国人,他们把钱赚走。最后,中国将出现怎样的结果?”

    “国家会变穷。”

    “对。吃肯德鸡是让国家变穷的举动。”

    “可肯德鸡太好吃了。”

    “这需要我们用自制力和爱国心来控制自己,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公民都有抵制外国食品侵略的意识。”

    “食品还侵略?”

    “喜乐,侵略不单指战争,吃吃喝喝也是战争,它叫经济战争。经济战争无声无息,但作用比枪炮还厉害。你手里拿着的肯德鸡食品,是美国人打过来的经济子弹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吃肯德鸡了。”

    “不吃是种消极的办法,重要的是要发展自己的能力。”

    第二天,我们早早起床到前门广场,这才知道不到时间不准入内,我们等啊等,终于等到广场开放。我们急忙顺着人群往国旗杆那跑,好不容易在右侧抢到一处好位置。

    壮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开始了,我说:“喜乐,奏国歌时请你把右手放到心口上,与爸爸同唱国歌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。”儿子说。

    “人是感情动物,有了忠诚国家之心后内心才会坚实。”

    儿子眨眨眼并不理解我说的话。

    国歌响起,我的大脑处于净化状态,而孩子我就不知道了,但他的右手紧紧按在心口。升旗仪式结束,我领着他来到国旗下,仰望了一会国旗,说:“喜乐,看升国旗有啥感受?”

    “解放军叔叔走的真整齐。”

    “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形象,”我说,“每个人都应有强烈的国家意识,那是我们的根。”

    太阳升高了,阳光灿烂,天气变得暖和起来。我们坐上旅游车开始了一天的游玩。车子驶出北京清洁的大街,在山间公路上穿行。不知不觉来到居庸关。

    长城! 儿子未登过长城,望着借着山势伸向云宵的长城,他高兴地说:“爸爸,书上说不到长城非好汉,咱们一定要登到山顶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居庸关长城比八达岭长城的坡度陡得多,蓝色的天空与矗立的长城融合在一起,我和孩子互相追逐登到山顶,眺望远方的白云和风景,沉醉在不可言传的情趣中。儿子用手拍着长城说:

    “若秦琼守在这里,一百个人也攻不上来。”

    “何至一百,你听说过'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'这句话吗?”

    “听说过。”

    儿子达到目标后,他把许多与长城不沾边的历史、神话故事硬往长城上安,与我说笑。看得出,过去他接受的东西,正以大人无法接受的思维方式,在他的大脑中运转。

    下了居庸关,又来到八达岭,我和儿子发生了争执。我让他去买登八达岭的门票,我站在下面看一些碑匾,看完了,看见他还站在售票门槛外不动。我喊道:“王喜乐,你站在那干啥?时间不等人! ”

    儿子听到我的话反而转身回来了。他走到我面前,眨巴着眼,说:“爸爸,你猜猜我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“你想怎样登长城。”

    “错。我不想长城了。”儿子说。

    “来北京不登八达岭长城怎么行!”

    “居庸关长城以登了,长城都是一样的,花那么多钱登八达岭长城不值得。”

    “这有啥值得不值得的,就是花点钱吗,赶快买票去。”

    “不买,反正我不登了,这钱花的太冤枉!”

    我从儿子忐忑不安的眼神里看出他有什么心思,“你别多说了,”我摸了一下他的头说,“你心里肯定有啥鬼主意,赶快说出来,爸爸帮你参谋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爸爸,再登长城是种浪费。若用省下的钱把那把银色的宝剑买回去最合理。”儿子指着路边的商铺说。

    孩子这个想法自有妙处,看来他大脑中所想的东西以不简单,这个想法中包含着经济、计划、合理等众多理性因素。我指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说:“喜乐,买东西或登长城你来选,但我告诉你:爸爸领你来这只有这么一次机会。”

    我领儿子走到一个干净的石台上坐下来。静了一会,我看他眼睛变得明亮起来,说:“想好了?”

    “我要买剑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?”

    “你不带我来,但我会长大,我会自己来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我们去买剑。”我说。

    儿子过去与店主讨价还价用三十元买了那把不锈钢宝剑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,我的功夫怎么样?”他拿着剑舞动起来。

    “非常不错,动作很美,”我说,“现在时间还早,我们到长城那面转一转。”

    穿过长城的门来到另一边,进了一家古董店。里面有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。他问我们想买什么我说转一转,他就继续看电视上的英格兰足球赛。我与他聊起足球。足球让我们彼此的关系一下拉近了。

    “爸爸,这个碗与家里的那个碗的图案基本一样,”儿子的喊声传过来。

    我和那小伙子走过去,他告许我:这类物品是清朝同治年间的,那个碗的市价是600元左右。我说起祖上传下一个忱头匣子,他告诉我那是清朝的东西,并按类说了关于忱头匣子方面的事。接着他给我说了一些关于古董方面的知识。

    “爸爸,看来啥东西都有用,”从古董店出来儿子说。

    “为啥?”

    “你跟那位大哥哥聊了一会足球,他马上对我们那样好。”

    “对了,”我说道,“喜乐,身边所发生的事都是学问,都需要学习,只有学习才能更好的生存。”

    儿子没说话,一个劲地舞动着手中的剑……

    车回北京,在市区路上,我俩第一次目睹交通堵塞是怎样的场景,大开眼界。

    儿子确实能独当一面了。在北京为妈妈买了漂亮的衣服,为他自己买了游戏卡、旱冰鞋等物,我都快成甩手掌柜子了。这次北京之行,经儿子的手用去四千多元钱,他积极动脑,对每一次行动负责。每天晚上向我陈述花销情况都显露出一种成功的神情。这段时日孩子积极学着管理事情,但怎样才能让他对生活的各个方面保持这样的心态呢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