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十四章 圣诞 二十-《阳光下的德意志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保卫国家是神圣的理由,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在神圣的借口下,去剥夺每一个人的权益,不能保护和尊重一个人,一个团体,一个公司的权益,那么国家又在保护什么?
    在讲究契约,讲究平等与公正的商业社会里,任何正常人都会鄙视那套,别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,而是要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的说辞,尤其是这句话出自于不允许对婚姻不忠的天主教徒的口中,这位道貌岸然且内心虚伪的美国总统,大概与其他的同类一样,都喜欢用国家名义为无耻者做行恶的遮羞布。
    在乔伊心中,国与民的最正确表述应该是,民众通过国家的存在实现了自身的个人价值,国家因为保护民众自身价值的存在而伟大,国是民的国,君主应该是民众的保护者而不是压迫者。
    国与民如此,父与子也是一样。
    所以,转让不是无条件的,不但要支付合适的费用,更要接受转让的条件,商业社会讲究的就是契约精神,条件谈不拢就不答应。
    “至于HK81A2步枪的采购费用,我保证随着军方采购量的增加和HK公司生产技术和流程的改进,采购单价肯定是会降下来的,但是前提是必须保证采购数量,如果没有数量的保证,枪支的成本就无从下降的更多。”
    在商言商的商业社会中,要让我降低产品售价,按照对等的精神,你就要保证我的销量,没有任何理由的就强迫我降价,要对我强买强卖,这种损害我自身利益的生意,抱歉我不做。
    风可进、雨可进,国王不能进,我的地盘我做主,这是欧洲人自古以来的传统。
    “由堑壕、铁丝网、永固工事、地雷、机枪、速射火炮组成的堑壕战理论体系,我愿意无偿提供给军方,以供参谋部做效力评估。”
    不同于专利属于个人的物质财富,思想和理论的财富是属于民族,属于国家的精神财富,要把抽象的国家概念,根植到所有民众的心中,变成活生生的形象,就需要在精神层面的精心塑造,就像十九世纪的欧洲各国,为了唤起民众对国家的热爱,而采取的对国家母性化形象的塑造,德意志的母亲日耳曼尼娅手中所持的利剑一样,战争思想也是国家尚武精神的一部分。
    精神与物质,它们应该属于谁,在这点上乔伊分的很清楚。
    “但是,3年内完成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,由地雷、堑壕、铁丝网、水泥或者钢铁堡垒组成的永备工事群,与部署足够数量的由轻重火炮与机枪组成的火力体系,再加上大批量换装步枪....”
    “父亲,我不得不说,这笔军费远远超过了,从军队解放15万劳动力所产生的经济效益,而且这笔钱流动起来的经济效益,远比把它们固化成不可移动,只能折旧的军事资产要好得多。”乔伊努力的挽劝道。
    “但是,格鲁森兵工厂、HK公司和乔伊你,却能狠狠赚上一大笔钱,我保证这至少是一笔价值上亿金马克的财富,一辈子都不一定能遇上一次的大好机会,你就愿意这么放弃?!”腓特烈皇储皱着眉头,很痛心的问道。
    “钱,我喜欢,我喜欢挣钱,但我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,我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,另外,我同样明白自己的职责与担当。”
    “父亲,出生在这片土地之上的我,首先是个人,霍亨索伦家的人,所以我需要用做人的是非标准,来看待我所爱的国家的行为,用霍亨索伦家应尽的担当,来保卫我爱的国家。”
    “只有这些都满足了,我才是个商人,需要用公平和契约精神考虑我的商业权益。”
    “所以,这笔钱不要了?”腓特烈皇满脸遗憾的凝望着乔伊。
    “是的,父亲,不要也罢。”乔伊痛快的点点头,“再说了,在国内获取商业暴利,本身就是一件违法的事情,毕竟法在王上。”
    乔伊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顶。
    看着满脸严肃的乔伊,笑容开始慢慢爬上腓特烈皇储与俾斯麦宰相的脸庞。
    “我早就说过了,乔乔的身体里藏着一个有趣的灵魂,你和维多利亚有一个很棒、很棒的儿子!”俾斯麦宰相用半是赞叹,半是恭维的语气对腓特烈皇储说道。
    腓特烈皇储愉快的接受了老宰相当面的恭维,看着有些摸不清头脑的乔伊,笑道,“乔乔,今天是一次考试,一次很早之前,我们就想做的测试。”
    “你的答案超出了我们的预期,我都想不到你的答案会这么棒,乔乔,你总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惊喜。”
    漂亮的皮囊总是千篇一律,但有趣的灵魂却是各不相同。
    “那缓和与法国的外交关系?”乔伊紧张的看向俾斯麦宰相。
    “乔乔就像你说的,与法国缓和关系就是赚钱,而从法国人的口袋里赚钱,恰恰是我最擅长的。”俾斯麦宰相捉狭的看着乔伊笑道。
    扭头再转向自己的父亲。
    “西线驻军总兵力削减到25万,我可办不到,但是2年削减7万人,这问题不大。”腓特烈皇储会心一笑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