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0四章    第二次青春期教育-《孩子的进步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“这一时期我看了好多抗战连续剧,我看日本鬼子很傻,打死他们比我们玩游戏还简单,不可能越打越惨。”
    王喜乐的话像钢针扎入我的心。回想我们小时候地道战、地雷战等影片,能让未经历战争的人深感战争的不易。而当代有些“创作”却没了边际,那种娱乐之毒正破坏着新生代对常识的认知。就像自己好多年前因看了一集新版‘小兵张嘎’时那身起的鸡皮疙瘩,让我从此再不看电视了。现在,难怪儿子会说出日本鬼子很傻打死他们跟玩一样那类话。
    “喜乐,在电视剧中日兵确实很傻,不堪一击,手到擒来,现实恰恰相反。我们的军队根本无法与日军打正规战。为什么叫抗日战争,说明对方很厉害,那么多年的抗战我们所付出的代价极为惨重。”
    “爸爸,中国好像死亡了是4500万人。”儿子抢着说了一句。
    “喜乐,你从那知道这个数子的?”
    “我在网上看过关于抗日的事。数子不知道记得准确不准确。”
    “具体中方死亡人数爸爸也不太清楚。不管这个数子准不准确,从中我们可以知道打仗不是玩游戏,它要死很多很多的人,血流成河是常有的事。喜乐,你知道诺曼底吗?”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    “你从地球仪上找一下英吉利海峡,”
    王喜乐拿过地球仪找到了英吉利海峡。我指着说,“诺曼底在这个靠南端的海湾上。在这个海湾发生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惨的一场战斗,在短时间里盟军与德军十多万人死在了不足两公里的海滩上。走,去影碟房租'诺曼底登陆战'你会看到最接近真实的战争影片。”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爸爸,打仗死人成片成片的,受了伤很少有说话的机会。”王喜乐看完影碟说。
    “喜乐,说实话,抗日战争还是中国比较强大的时候。”
    “啊,日本人都入侵了中国那么久,你怎么能说我们还比较强大?”儿子张大了嘴问。
    “喜乐,有两个国家想打仗,但谁也不愿在自己的国家打,都害怕弄坏自己国家的东西,于是他们决定从第三国借来地方进行战争,你说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事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