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六十九章 学习教育改革家魏书生-《孩子的进步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第三个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?”

    “前两个没投进,觉得后面的也不可能进,心里凉凉的,很没意思,就乱投了。”

    又过了一周,到第三个期星,儿子对我的学习计划有了情绪,只是敢怒不敢言,训练也只去了两次。他的日记里开始出现打篮球的事情,体育开始对他心理产生影响。那天晚上吃完晚饭我说道:

    “王喜乐,你今天罚篮罚进了几棵球?”

    “两棵。”

    “第几棵罚进的?”

    “第七棵和第九棵。”

    “前面罚不进后面还能进,前些日子你不是这样的?”

    “爸爸,前些日子只要前两个球投不进,我的头就大了,开始胡投,自己根本管不住自己。现在不一样了,既使前面九棵球没投进,我也会认真地把第十棵球投出去。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好像心里有股劲。”

    “这股劲从哪来的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“你那股劲是爸爸赖给你的。”

    “为啥?”

    “开始训练,爸爸耍赖你是啥心情?”

    “很生气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见怪不怪,没啥说的,继续玩。”

    “玩啥?”

    “争取玩好下一次机会。这是你训练中经常说的。”

    “这说明你的心理素质有了进步。爸爸的赖是种责任,也是一种生活教育。爸爸每次在有理与无理之间,与那些大哥哥瞎搅,实际上是在煅练你们求胜的耐心,过度纠缠所发生的事那未来寸步难进。虽然爸爸许多时候故意不讲理,但生活中不如愿的事情更多,像你与小朋友们比输时总是一帆风顺吗?”

    “不不不。时常吵架,有时吵得特别凶,还打架。”

    “对。每个人生来并不会控制情绪,也就是说情绪失控是件很正常的事,所以要通过训练提升人的那种难得的自控能力。像前段时间你前两个球罚不进就开始乱投,就是心理失控的表现,现在你想想爸爸那些举动是不是在耍赖?”

    “好像有点不是。但你确实太赖了!”

    “喜乐,最初运动队有多少人?”

    “四十多人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呢?”

    “十二人。”

    “那些孩子为什么会被淘汰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?”

    “因为那些孩子从小是在大人过度保护下长大的,爱生气,受不了委屈,这样的孩子一碰到困难就会后退,他们无论资质有多好都不可能在运动场上获胜,因为高中阶段人的性格已定型了。体育是现实生活最前沿的浓缩,总对不公平的事抱怨或屈服是没有用的,你必须想办法去改变,或去适应,所以爱发脾气,或太乖的孩子,很快会被运动队淘汰。”

    “爸爸,你是个老师,你要尽力培养他们才对,哪能一个劲地往下淘汰!被淘汰的那些大哥哥心里多难受啊!”

    儿子的话把我说了个大张嘴。学校运动队一般服务于短期比赛要求,而心理成长周期很长很长,这么长远的问题在我们应试教育大局里很难找到立足点。但儿子的问题又不能不回答,我思索了一会儿说道: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