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 第十四章 生活之事-《孩子的进步》
第(3/3)页
“喜乐,冷不冷?”
“前面觉得有点冷,挖上锁阳就不冷了。”
成功对大人小孩所产生的心理作用是一样的。我用手指着远处说:“盐湖美不美?”
“不美。”儿子稚气十足地说。
“不管美不美,它是养育你的土地。将来无论发生了什么,无论你走到哪,你都有责任保护它,就像保护你的书包一样。”
儿子急急地“嗯”了一声。看来,他并不懂我的话。
我们再次往回走。我说:“今天,为什么能挖上锁阳?”
“就是不停地找呗!”
“对。在快没信心的情况下我们做了最后的努力,结果成功了,这是坚持的回报,这与你现在的学习处境是一样的,只要坚持,总有一天你会成为最优秀的人。”
不觉中过了铁路线。工场的浓烟让暮色尽显苍凉,落日之美变了。“喜乐,你看烟”,我想说点环境方面的话,儿子马上说,“爸爸,黑烟有啥,别说了,快点骑。”儿子的话,带给我一种惨伤的寒意。灵感告诉我:知识教育根本无力除去人们心中的“天寒岁暮”。
快到家了,为了把车子骑的更快,儿子立起身子左右摇摆着猛蹬起来。一到门口大喊:“妈妈,妈妈,快开门。我们回来了。”
“挖上锁阳了吗?挖了多少?拿来瞧瞧?”妻子说。
“挖了六苗。”儿子快速从我的车筐里拿出锁阳。
“哎哟,这锁阳不过拳头大。”
“别站着说话不腰疼,我们差点空手而归。”我用低音说。
“妈妈,锁阳太难找了。”
儿子向妈妈讲述了下午的事,他俩不时发出笑声。
吃过晚饭,去滑旱冰。走到街上,有些面的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,为了抢生意在马路上强行掉头。面对此情,我开始思谋一旦旱冰场情况不好该怎么办?
到了旱冰场,这里光线暗漆漆的。西、南两面边搭放着横条木椅,与东面墙上厕所两字相对。旱冰场里几颗让寒冬折磨的萧瑟的榆树,似乎向我发出了可叹的声音。
旱冰场里以有了四、五十个初中学生。他们在学校里“人头马面”,现在在流行音乐的刺激下,东倒西歪,龇牙咧嘴,语言污浊。近朱着赤,近墨者黑。怎么办?
我愣愣地站着。“爸爸,你怎么老爱走神,还一天说不让我走神,给我钱,我去租鞋,”儿子说,“嗯,怎么还走神。”
“喜乐,别滑旱冰了。”我觉得脸涨红。
“爸爸说话不算数。”儿子生气了。
“喜乐,这里的孩子说话不文明,爸爸怕你学成他们那样子。”
“我不跟他们学。”儿子坚定地说。
此时我又转念一想,一有困难就想封闭孩子那怎么能行?如果这么个环境都不敢让孩子参加,他的心灵怎样成长?我说道:
“喜乐,只要写完作业,从今往后你哪天想滑旱冰我都支持。”
儿子的眼睛闪起了光,他竭力克制着内心的激动,从我手里拿过钱租回了旱冰鞋。我指点着并帮他穿好。说:“喜乐,我带你二圈你就会了。”
“但愿如此。”儿子的眼神并不相信我,但希望出现好兆头。
“喜乐,你是个聪明有上进心的人,没有做不到的事。从学旱冰就能反映。”
我带着他开滑了。
一圈后,“我会了!”儿子激动地说。
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,但我很清楚。这是人神经系统迁移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。
我陪着儿子滑了几圈后,说什么也不要我了,他一直与一群孩子玩到没力气玩了才肯罢休。
出了旱冰场,来到烧烤店,踏着轻柔的音乐,走向光线暗淡的西南角,西南角一盏漂亮的大罩灯,壁上的一盏反光灯,照亮了一幅西方油画,画中的和谐吸引了我,也帮我选择了座位。
“太高兴了。”
显然,儿子的话是对我说的。我说:“高兴的事一会再说。”
儿子迅速叫过服务员,伸出小手,指指点点,说明需要什么。他的举动连服务员都说:喜欢他。
“太高兴了,太高兴了,”儿子反复说,这句普通的话今天从他嘴里说出来我觉得有特别的意义。“为什么高兴?”我问。我原以为儿子会说挖上了锁阳,吃上了美餐,可他的回答出乎我的预料。他说:“我是班里第一个会滑旱冰的,这下‘牛’了,明天中午还去要是能碰上同学就好了。”
儿子极力想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的本事。
吃得东西上来了,儿子左右开弓满口大吃。望着他吃东西的香劲,我平和地说:“喜乐,你是个笨孩子吗?”
“爸爸,我学旱冰这么快,那能笨。”儿子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口吻说。
儿子的话,使我确信只有经历事物才能让人发现自己的进步与潜能。“羊肉串好吃吗?”我说。
“好吃”
“吃到好吃的应该感谢谁?”
“当然感谢爸爸了!”
“为啥?”
“是用爸爸的钱买的呀!”
“为什么平时没有这么大的自由?”
“嗯,嗯,嗯。”儿子回答不上来。
“该感谢的不是爸爸,也不是钱,而是我们不懈的努力。是努力,为咱们迎来了这顿美餐。对于努力来说,无论成败都値得庆贺。”我说,“来,咱们为努力干一杯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