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彻夜,他根据苏老爷子的手稿找到了三十座高山,十九座森林,五十八个大泽,七十三条长河。他把这些名词排列组合,排除了大多数,最后找到了十四个区域。 其中有八个区域明显太大了,不可能作为定位。还有三个不是非常合理。最有价值的区域有三个,一在终南山,一在华山,一在峨嵋山。进一步分析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是华山。 说来也是奇怪这大周世界的土地比前世大了十几倍,地名却有不少是耳熟的地名。 想了想先秦文化的中心在长安附近,那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发源地。早期的仙人也可能在那里。所以他决定到华山去。 笠日清晨,周恒离开了这个普普通通的客栈,买了一匹普普通通的黄膘马,准备了些普普通通干粮,向华山方向缓缓进发。 由于是初次出远门,他决定走官道。 官道上人很多,骑马的,赶车的,步行的,来来往往,络绎不绝。官道的好处是不用担心找不到宿处。每隔十八里都会有一个乡村,可以找到旅店。另外就是比较安全,拦路抢劫的人非常少见。 他不急不徐的骑着马,身上已经不是学子的长衫,而是生意人的短装打扮。六月的中午比较炎热,很多人走一会就会到树荫下休息。只有他一直向前走,午饭只是吃点自己带的干粮。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找个旅店歇息。他的奇经八脉已经全部打通,十二条正经也通了十条。这样的热天对他来说正是练气的良机。看来不用一个月就可以打通全身经脉。那时候炼精化气的功法就算大成了。注1 赶到华山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。此时正是七月盛夏、炙热如火的时候,他把马匹寄托在山下的一户农家,独自一人带足干粮上山。 上了华山,他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。 华山奇峰耸立,绝壁巍峙,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中,五峰环峙,高擎天空,远而望之状若一朵盛开的莲花。莲花花瓣有高有低,恰是“有山不合”的形象。 五岳各有其形,所谓“恒山如行,华山如立,泰山如坐,恒山如飞,嵩山如卧”,因此一花独立说的应该是华山了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