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东吴周郎-《三国之我徒弟都是大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嗯,没错!”

    张昭见众人在议论自己,便也笑着站了出来:“诸位,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,出兵荆州,必然让我江东子弟损耗巨大,目前不是最好的时机。”

    “我赞同长史的说法,荆州军可不是吃素的,传闻那蔡瑁也是良将,擅长水战,比我东吴半点不差。”

    “最重要的是师出无名吧?我们又不是那奸贼曹操。”

    “长史说得对,不能让荆州的事干扰到我们东吴发展。”

    很快,就有人表示支持张昭,这些人,基本上都是文臣,而且,是依附着张昭的一个派系。

    任何地方,都会有派系的存在,小朝堂,大朝廷,不可能每个人的意见都一样。

    张昭,正是代表着东吴的文官派系。

    当然,周瑜这边也不是吃素的。

    “为何不能出兵?如今江夏有黄祖两万兵力,刘备五万士卒,那蔡瑁不过十余万杂兵,根本就不可能抵挡住我们联手进攻!而且,大家别忘记了,文台和伯符,都是间接死于刘表、蔡瑁之手,难道我主不能借此报仇雪恨吗?”

    周瑜的话掷地有声,血债血偿,自古以来都是不成文的规矩。

    谁要是连这点都做不到,简直与畜生无异。

    如果文臣派系敢反驳这点,就等于是把孙权扣上了一顶不孝的帽子。

    叶徽这时也站了出来:“诸位,我知道你们还在考虑得失,其实昨夜,我已许下承诺,只要能消灭蔡瑁,让刘琦公子重新掌权,那么江夏之地可拱手送于东吴!从今以后,荆州,也会是东吴最可靠的盟友!”

    “送江夏给我们?”

    “如果真是这样,那倒是可以考虑一下!”

    “江夏之地,连接长江南北,是战略要地!”

    风向立马就变了,见状,张昭微微摇头,没有再出声,似乎是默认了这样的条件。

    最大的主心骨不说话了,那些文臣,也就没有了计较。

    这时,孙权作为江东之主,终于开口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