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五章 八俊之刘表-《三国之我徒弟都是大佬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袁绍是快死的人了,江东孙氏似乎才是唯一的选项,不过也只能是孙权。

    就是不知这么一操作,历史的走向又会是如何呢?江东孙氏还会偏安一隅吗?

    好不容易送走了吕玲绮,貂蝉才从小房间里出来,哀叹道:“这孩子,恐怕一辈子都要活在丧父的阴影里了,先生,你真的帮不了她吗?”

    “我也想帮,可你也知道,曹操势大,需缓缓图之。”

    叶徽根本没有想对抗曹操的念头,老老实实当个教书先生不好吗?

    不过为了不让美人伤心,叶徽才能忽悠的尽量忽悠,忽悠不过去的再做其他打算。

    处理完这些事情,叶徽终于要正儿八经地去一趟襄阳了。

    刘琦那里催得急,说什么刘表要办大寿,他必须得出点风头才行。

    政治人物办寿宴,那必须是一场暗潮汹涌的博弈,特别是对于关系亲近的人来说,更是露脸的好时机。

    就连刘表本人,说不定都在暗中准备观察一下自己的两个儿子,到底谁才是未来最好的荆州之主。

    襄阳在刘表的治理下,不可谓不繁荣,事实上,刘表在青年时期,是非常有为的。

    如果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,那么刘表就是“治世之贤臣,乱世之庸人”了。

    他年少事,被称为八俊之一,刘表年轻时是太学生,也有过“书生意气,挥斥方遒”的时候。

    他参加了当时的太学生运动,这个“八俊”正是这么来的。

    可惜的是,在第二次党锢之祸的时候,清流派遭到打击,作为其中的一员,刘表从此走上了逃亡之路。

    也真够倒霉的,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,朝廷把荆州这块烫手山芋交到刘表的手上。

    而他这一年正好48岁,正是春秋鼎盛之年,经历的起伏、波澜自然也就多了。

    他单骑入城,说服了荆州大族蒯氏和蔡氏,获得了他们的支持,这才在荆州站稳了脚跟。

    所以至少在刘表没死之前,他是完全能够镇得住这些世家豪族的。

    在荆州站稳脚跟以后,刘表和别的诸侯还真不一样,别人是希望开疆拓土,而他则只求保境安民。

    他没有秣马厉兵,扩充实力,而是兴办学校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