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六十九章  先下手为强-《明末大军阀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“大军所需钱粮、兵备,由财政部和装备部负责调集,以半年为期,尽快筹集到位。”
    陈新甲、吴国金、郑芝龙、田辉叙、荀景云、岳明几人纷纷领命。
    待到会议结束之后,刘衍自然要拿着内阁的决议来到御书房,将大明准备出兵琉球国的事情向崇祯帝通气。
    听到刘衍竟然要直接兼并琉球国,崇祯帝当即吓了一跳:这刘衍是出兵灭国上了瘾吗?
    “那琉球国可是我大明的属国,有没有犯错,为何要灭其国!”
    刘衍看着有些激动的崇祯帝,说道:“因为琉球国的位置太重要,同时实力又太弱,大明不可能放任这样的地方被敌国窥伺,所以琉球国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了!”
    崇祯帝哑口无言。
    如今的崇祯帝已经不是以前的眼界了,这些年虽然朝政被刘衍把持,但是刘衍所做的事情,崇祯帝都在反复的推敲理解着。
    崇祯帝本身并不是一个蠢人,恰恰相反,崇祯帝很聪明,有心计、有手段。
    只是崇祯帝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,当初天启帝突然驾崩,根本没有人会想到朱由检会兄终弟及登上皇位,所以也就没有人对朱由检进行系统性的政治教育。
    在其登上皇位,变为崇祯帝之前的十几年间,所学到的东西都是之乎者也,都是圣人之言,都是东林党等文官想要呈现在崇祯帝面前的东西。
    对于国政实操、天下大事、权谋斗争、势力制衡等帝王之术,崇祯帝完全没有涉猎,甚至还天真的认为,只要天下是非黑即白的,太监就一定是坏人,武将就一定不可信,文官就一定是忠良!
    可是崇祯帝想不到的是,太监也可以维持大局,让辽东明军不必为钱粮发愁,继而与满清打得有声有色;武将也可以力战殉国,即便被朝廷下狱,也能挺身而出为大明做最后的牺牲。而文官,竟然也会敛财误国,可以自己剃发向异族卑躬屈膝,心甘情愿的当奴才!
    在这样的情况下,崇祯帝被仓促的推上了皇位,随后便如同深陷泥潭之中,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苦苦挣扎。
    可以说,如果崇祯帝像历史上的仁宗、宣宗那样,经历过系统的教导,在登基之前经历过各种事务的历练,那明末的局面也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。
    此时在御书房内,崇祯帝被刘衍的一句话弄得沉默下来,许久之后才说道:“既然内阁已经有了定论,那就找准实行吧。只是琉球国世子尚贤不能死,大军占据琉球国之后,将其安全的带到京城来,朕要让其安享下半生!”
    刘衍当即领命。		
      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