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115】这题,有点儿意思-《儒道赘婿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但是有很多人半路嘎了这个还真头回听说。
    “此乃儒道大兴之兆,可以说是天佑我大庆啊。”
    苏平隔壁的号房有人感叹道。
    话音刚落,对面那个考生突然摇了摇头,道:“不是儒道大兴,而是人族大兴。”
    “哦?此话何解?”
    “小诗君以一首无衣,凝聚万民一心,使得先民异象战胜了妖族,这一幕,惊醒了许许多多贪图安逸者,不仅是我们这些读书人受到启发,在靠近边境一些的地方,主动参军者比往年都大大增加。”
    “想必要不了多久,我大庆的国力必将超越太祖开国之时。”
    那考生说完顿了顿,感叹道:“只此之功,苏平便无愧小诗君之名,若有机会,我孙必兴定当登门拜访。”
    叫孙必兴么……
    倒是个有志之士。
    苏平暗自点了点头。
    当——
    一声悠长的钟鸣自明远楼传出,这是闭院的信号。
    众人当即安静下来,目不斜视的端坐着,等待试卷发放。
    因号舍的位置,试卷发放到苏平手里的时候,距离闭院已经过去一刻钟。
    同样是经义、策论、诗赋三道题。
    第一题经义,【身修而后家齐】,出自《圣学》开篇。
    整句是:‘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’。
    苏平只略一沉吟,便有了作答方向,将第一张纸卷放到一边。
    第二题策论,【今北暂定,何以永安】。
    看到这个题目的瞬间,苏平的眼睛就亮了起来。
    其实早在得知会试主副考官的时候,他心中就有了一些猜测。
    永泰帝出手了。
    主考官不是别人,正是内阁大学士季宣仁季阁老。
    内阁十二座次,季宣仁在第五。
    季宣仁十岁读书,二十岁过童试,三十岁中秀才,四十岁中举人,五十岁才殿试二甲,获赐进士出身,名次也不是很高。
    但朝考的时候,这个大叔超常发挥,卷子被点中,入了翰林院。
    之后,季宣仁就从庶吉士开始干起,一步一个脚印,从昭平朝当官当到永泰帝登基,终于在永泰八年入了内阁。
    如果要划分派系的话,此人还真不能将他单独的划归到哪个派系里。
    第(2/3)页